我國高鐵大跨斜拉橋設計時速達350公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9-03 11:13:51 | 來源: 科技日報 |
我國高鐵大跨斜拉橋梁建設突破技術瓶頸,從時速25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8月31日,世界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大跨度高速鐵路斜拉橋——昌贛高鐵贛江特大橋成功合龍。
贛州贛江特大橋全長2.156公里,主橋采用主跨300米組合梁斜拉橋,主跨塔底以上索塔全高120.6米,是設計時速達到350公里的跨度最大的橋梁。受技術限制,我國高鐵大跨斜拉橋最高設計時速為250公里,為此,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建設贛江特大橋上進行了大量科學試驗。
專家介紹,鐵路荷載大,一條鐵路線的荷載相當于12車道公路荷載,導致主梁受力大,疲勞效應顯著。在橋上通行高速列車,對橋梁結構剛度、徐變變形、動力性能等要求極高,而斜拉橋屬于柔性結構,在荷載作用下,變形較大。如何實現(xiàn)橋梁既輕盈又能適應高速列車平穩(wěn)運行,是贛州贛江橋設計的關鍵。
經過大量對比分析,鐵四院在設計上首次將鋼混組合梁應用到贛江橋上,通過結合混凝土的抗壓性和鋼的抗拉性,增加主梁的重力剛度;通過將橋面混凝土板提前分塊預制,大幅降低混凝土收縮徐變的影響。在解決技術問題的同時,又發(fā)揮了鋼混組合梁在經濟性上的優(yōu)勢,每米用鋼量僅12.5噸。
贛江特大橋設計改變了粗大笨重的外形,結合橋位附近景觀的鐘塔和白塔,將橋塔設計成曲線人字形,配合輕盈的主梁,全橋顯得更加輕巧靈動。
此外,贛江特大橋還通過應用傳感技術、物聯(lián)網、云計算、地理信息、衛(wèi)星導航等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首建了橋梁與軌道的智能化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橋軌一體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后期行車安全管理及精準維養(yǎng)提供了技術保障。(記者矯陽)
相關新聞
- 2018-07-20歐洲審計院發(fā)布報告稱歐盟高鐵建設挑戰(zhàn)多
- 2018-09-03我國高鐵大跨斜拉橋設計時速達350公里
- 2018-08-31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將于9月4日起實施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