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爺爺講故事系列之第十五講:錦旗的故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02 16:12:29 | 來源: 臺胞之家 |
圖一(來源:臺胞之家網)
1999年,我在福建武夷山市接待臺盟中央組織的老盟員參訪團時見到了林云老人。相談之下,知老人原名王正南,臺南人,是1940年參加臺灣義勇隊少年團的抗日老戰(zhàn)士,又是1951年參加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的老盟員。此后,我從各種史料讀到了林云老人即臺胞王正南的更多事跡,心里肅然起敬。茲介紹兩張老照片以紀念王正南先生。
第一張照片(圖一)攝于1940年,現(xiàn)陳列于浙江省金華市酒坊巷18號臺灣義勇隊紀念館,圖片說明是:“李友邦任臺灣少年團團長,授旗給臺灣少年團”。
照片上手持錦旗(上有“少年時代”四字)、身穿軍裝的少年正是王正南先生。王正南的父親王逸客是臺灣義勇隊的早期隊員,1940年病逝于金華。王正南的同胞兄、妹王正西、王正北分別是臺灣義勇隊隊員和臺灣義勇隊少年團團員(后來也成長為臺灣義勇隊隊員)。
臺灣義勇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臺灣同胞組成的、有正規(guī)軍編制的抗日武裝隊伍(其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臺灣義勇隊”);1939年2月22日成立于浙江金華,早期隊員包括從閩、浙、皖等地召集而來的臺胞63人,1945年隊員總數(shù)為381人。
臺灣義勇隊總隊長兼少年團團長李友邦將軍早年肄業(yè)于廣東警衛(wèi)軍講武堂和黃埔軍校(二期)。
王正南先生從李友邦將軍手中接過錦旗,時年十四,是少年團的小隊長。幾年后,王正南先生接任少年團團長。
1944年,王正南先生在臺灣義勇隊駐地福建龍巖加入中國共產黨。
臺灣光復初期,王正南先生在臺南、臺中任中學教員并從事中共臺灣省工委的地下工作。
1947年臺灣“二.二八”事件后,王正南先生潛至上海擔任小學教員。
1948年至1950年,王正南先生“在鄂豫二分區(qū)政治部、司令部工作,在華北軍政大學學習和任教”。
圖二(來源:臺胞之家網)
第二張照片(圖二)攝于1949年9月30日,圖片說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臺灣隊獻旗”,照片收錄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刊》(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秘書處編,1949年)。
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程序(1949年9月20日至9月30日)》之《每日程序》,1949年9月30日的“程序”是“選舉、通過大會宣言、閉幕式”。在“討論和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后,有“第三野戰(zhàn)軍臺灣隊向毛主席、朱總司令獻旗”的儀式。
王正南先生作為“第三野戰(zhàn)軍臺灣隊”即華北軍政大學臺灣隊的文化教員代表獻旗小組在會上致詞。
照片上在發(fā)言席致詞的正是王正南先生。此時的王正南先生剛滿23歲。
附帶言之,照片上站在錦旗一旁身材高挑、氣質儒雅的青年軍人名叫林東海,是臺盟創(chuàng)盟時期的盟員,當時是華北軍政大學臺灣隊的學員。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王正南致詞時,毛主席、朱總司令神情專注。
兩張老照片都同光榮的錦旗有關,臺胞王正南人生的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都同錦旗一般光榮!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近6千億元產值!中國衛(wèi)星導航應用多領域突破、國際影響力攀升2025-05-19
- 第二十七屆海交會促成一批兩岸產業(yè)經貿項目合作2025-05-19
-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在廈舉辦2025-05-19
- 4小時快速尋親 速解臺胞尋親難題2025-05-19
- 在戛納中國館,跟著電影游中國2025-05-19
- 在德國博物館看世界海圖上的中國航海文明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