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球狀閃電》將改編電影 作者深度參與
編輯: 關(guān)春英 | 時間: 2016-03-16 15:36:42 | 來源: 文匯報 |
繼 《三體》 之后,“大劉”的另一本科幻小說也將被搬上銀幕了。根據(jù)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布的2016年1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 (梗概) 備案、立項公示的通知,《三體》 作者劉慈欣的另一本高人氣小說 《球狀閃電》 名列其中,令不少“大劉”的書迷和“科幻粉”欣喜不已。除此之外,還有多部“科幻IP”也出現(xiàn)在本期立項公示中,例如科幻題材影片《人人都愛查爾斯》,該片改編自寶樹的同名小說,曾獲得華語科幻星云獎。
小說描述了一個經(jīng)歷過“球狀閃電”的少年歷盡艱辛的研究歷程。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的視野,它在一瞬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這一夜,少年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他將畢其一生去解開那個將他變成孤兒的自然之謎。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后,單純的自然科學(xué)研究被納入進“新概念武器”開發(fā)計劃,他所追尋的“球狀閃電”變成了下一場戰(zhàn)爭中決定生死存亡的終極武器。劉慈欣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他認為相比 《三體》,《球狀閃電》 更適合拍成電影。
據(jù)悉,《球狀閃電》 項目劉慈欣也會深度參與,并將對整個電影項目全程提供支持。編劇張小龍表示,早在2008年前后,就有對 《球狀閃電》 電影化的嘗試但沒有成功,“當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環(huán)境下,這樣一個高成本、高技術(shù)、高概念的科幻電影,實際上是超過了中國電影的實際能力的。雖然我們也曾試圖和好萊塢的制作公司溝通,但當年中國科幻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實在有限,加上這個故事本身的一些因素,最后和好萊塢的合作不了了之。”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傳感器成為萬物互聯(lián)“神經(jīng)末梢” “中國制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jīng)濟學(xué)家杰弗里·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臺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xí)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游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