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尋蛇影 上海博物館蛇年迎春展強(qiáng)“巳”來襲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1-15 15:14:06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乙巳蛇年即將到來之際,上海博物館精選8件館藏文物,并從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借展5件文物,舉辦“靈影仙蹤:上海博物館蛇年迎春展”。2025年1月14日至3月2日,展覽將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免費(fèi)對外開放。
△戰(zhàn)國中晚期 漆木匜形杯 湖北省博物館
△東漢刻石 近代拓“伏羲女媧捧日月”畫像石拓片 上海博物館
△西漢 蛇綱網(wǎng)狀銅器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在中國文化中,蛇被譽(yù)為“小龍”,是龍圖騰的原型之一。其無足而水陸暢行,冬眠或蛻皮后宛若新生,種種特質(zhì)令古人敬畏并將其神化。從甲骨文、《山海經(jīng)》的記錄,到青銅器、畫像石上的圖像,蛇的靈影遍布中國早期文明中。
△西漢 鎏金蛇頭銅劍柄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清 陜西皮影“青蛇架” 上海博物館
△19世紀(jì)末 白釉蛇耳瓷獎杯 上海博物館
乙巳蛇年,鱗動春歸。靈蛇傳說在中華文明中綿延與變遷,亦跨越山海、連接各民族的精神與文化。百節(jié)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汲取智慧與勇氣,迎接蛻變與新生!
(總臺記者 張倩 楊敦煌)
標(biāo)簽:
新聞推薦
- 粵港澳大灣區(qū)、長江經(jīng)濟(jì)帶等區(qū)域前4個月外貿(mào)成績亮眼2025-05-23
- 同心越山海 共敘兩岸情——川渝臺“大手牽小手”南溫泉定向山徑賽舉行2025-05-23
- “廈金童樂 艾香傳情”2025年兩岸金胞親子研學(xué)營在海滄成功舉辦2025-05-23
- 汕頭市英歌隊(duì)首次赴臺演出圓滿成功載譽(yù)歸來2025-05-23
- 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2025年最終站在新竹啟幕2025-05-23
- 臺灣大叔獨(dú)自旅行 大陸網(wǎng)友溫情守護(hù)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