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微笑天使” 打響湖口縣“金字招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7-02 16:10:00 | 來源: 中國日報網(wǎng) |
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子,天生一副微笑的樣子,憨態(tài)可掬的長江江豚被譽為“微笑天使”。據(jù)了解,位于長江中下游的江西鄱陽湖,是江豚的重要棲息地。根據(jù)2022年全流域長江江豚科學考察,長江江豚種群數(shù)量為1249頭,其中鄱陽湖約492頭。
2023年11月15日,在鄱陽湖湖口水域拍攝的江豚。
為了讓江豚在鄱陽湖放心“安家”,近年來,江西組織退捕漁民成立巡護隊,“捕魚人”變身“護魚人”,守護江豚的棲息家園。湖口縣江豚協(xié)助巡護隊隊長舒銀安告訴記者,即便是豐水期,他也能一眼捕捉到“悄悄”浮出水面的江豚。“基本上只要出湖就能看見。”舒銀安自豪地告訴記者,“不僅種群數(shù)量多了,子母豚也越來越常見。禁漁后,鄱陽湖里的魚多了,江豚也多了。我們組建了江豚巡查救護隊伍,專兼職的巡護隊員多達250余人,對湖面、淺水區(qū)域、洼地、水域岸線等進行日常巡護。”
江西湖口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
湖口縣位于鄱陽湖與長江干流的交匯處,被譽為“扼江控湖,江湖鎖鑰”之地,在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工作中擔負著天然使命,于2017年6月率先組建了全國第一支江豚協(xié)助巡護隊,成立了全國首個江豚協(xié)助巡護示范點,開始探索社會化參與江豚等水生生物保護工作。湖口江豚協(xié)巡隊現(xiàn)有隊員16人,他們中多數(shù)人世代在長江、鄱陽湖沿岸以捕魚為生,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如今他們放下漁網(wǎng),昔日捕魚人成為江豚守護者。
2024年5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江西湖口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一角。
2017年6月至今,湖口縣江豚協(xié)助巡護隊總巡護里程達16萬余公里,觀察記錄江豚5200余頭(次),協(xié)助漁政公安開展清理違規(guī)垂釣大型聯(lián)合行動達80余次,收繳銷毀各類漁具1200余套,配合漁政公安查處各類違規(guī)違法案件18起,組織清理廢棄網(wǎng)具及蝦籠等達3萬余公斤。
湖口縣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江表示,目前,湖口縣高度重視江豚保護工作。“一是加大對江豚的巡護、保護工作。二是借助江豚保護經驗的分享,來提高大眾對江豚的保護意識。同時,通過建立湖口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和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打響湖口縣的知名度,帶動現(xiàn)有的一些產業(yè)從而豐富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內涵。”
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基地。
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是目前國內第一家綜合性的淡水魚科普館,位于湖口縣城中心城區(qū)西南7公里處,以南北港為核心,對周邊20平方公里區(qū)域進行整體規(guī)劃,其中陸域面積約3200畝,水域面積750畝,包括水生生物保護基地、江豚濕地公園、水上樂園、濱水生態(tài)公園及多家主題酒店,是湖口文旅地標、城市門戶。場館分設長江水系綜述區(qū)、鄱陽湖區(qū)、淡水展缸區(qū)、湖口核心區(qū)、大水體區(qū)、淡水雨林及萌寵區(qū)、海洋區(qū)和表演場等八大展區(qū);場館內展示缸體總體水量約4800立方米,展示物種有虱目魚、鱘魚、匙吻鱘、暹羅鱷、胭脂魚、娃娃魚、彈涂魚、射水魚、草龜、中華鱉、河豚、鴨嘴鯊、土撥鼠等120余種、近12000個(尾)生物及珍稀物種。
相關新聞
- 2024-04-12“微笑天使”江豚回來了
- 2023-07-06世界首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滿18歲
- 2023-05-17江豚多了、河流清了、岸線綠了 宜昌將長江大保護注入城市肌理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