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嫦娥六號探月任務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4-06-05 15:08:04 | 來源: 環(huán)球資訊 |
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fā)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huán)月軌道。
嫦娥六號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樣品采集任務,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關注,稱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持續(xù)進步和創(chuàng)新能力。
嫦娥六號著陸器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圖自國家航天局)
德國《今日新聞》網(wǎng)站發(fā)文稱,嫦娥六號的成功著陸是中國太空探索的里程碑,開啟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樣品采集任務。
文章回顧了從2019年嫦娥四號拉開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帷幕,到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新鮮月球巖石和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
文章稱,科學界對探索月球背面寄予厚望,此次可能搜集到的樣本對于揭示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德國之聲報道認為,嫦娥六號探月任務凸顯了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
文章稱,近年來,歐洲和中國的航天機構(gòu)開展了密切合作。
文章援引歐洲航天局行星科學團隊負責人詹姆斯·卡彭特的話稱,他和同事們都很欣喜地看到,中國的月球探測以及火星探測工程從無到有一步步走向世界級。“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非常棒的學習過程,我們對參與今后的其他太陽系探測項目非常感興趣。”
德國之聲報道截圖
德國《商報》詳細介紹了嫦娥六號的技術細節(jié)和任務目標,稱其著陸點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隕石坑,直徑為2500公里,深度達8公里??茖W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從該地區(qū)獲取巖石樣本,因為這些樣本有可能提供有關月球、地球以及太陽系早期歷史的信息。
文章說,這是中國目前開展的最復雜也最有難度的探月任務,意義非凡,有助于為未來采集火星土壤樣本積累有益經(jīng)驗。
德國《商報》報道截圖
總部位于阿聯(lián)酋迪拜的阿拉伯衛(wèi)星電視臺詳細描述了嫦娥六號探測器的任務目標和技術細節(jié),并稱贊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持續(xù)進步和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是在無人探測技術方面的突破,認為這一任務展示了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雄心和領導地位。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認為這是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國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是在復雜環(huán)境中的探測和采樣技術。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埃及明天電視臺認為,這是中國無人探測器在月球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反映了中國在太空探索中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無人技術和科學研究領域的卓越表現(xiàn)。
也門24小時新聞網(wǎng)贊揚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貢獻,認為此次任務不僅對月球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寶貴的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驗,彰顯了中國在全球太空探索中的重要角色。
也門24小時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路透社報道說,中國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對于 “月背采樣”任務來說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登月熱潮中的太空強國地位。
路透社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huán)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阮佳聞 朱云翔 魏郁
編輯丨林維 李皓
簽審丨張玲 李鵬 江愛民 劉軼瑤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