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岸民心相通 團團圓圓就不會太遠!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1-23 10:53:08 | 來源: 中國臺灣網(wǎng) |
日前,大陸的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收到臺北動物園的通報,大熊貓“團團”于19日下午1時48分停止心跳。“團團”離世的消息震動兩岸,讓兩岸同胞相當不舍,島內(nèi)各界紛紛表達哀悼之情。
當天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涌入大批懷念“團團”的粉絲,有民眾在談及“團團”病逝時,當場難過落淚。不少臺灣粉絲留言哀悼,祈禱“團團當個天使”,贊賞“團團真的很勇敢,有毅力”。
19日,臺灣陸委會表示,“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十多年,帶給許多臺灣大小朋友歡樂及美好回憶,也讓大家對大熊貓有更多了解,有助于兩岸交流。陸委會還表示,如果大陸專家赴臺參加相關紀念活動,陸委會將提供必要協(xié)助。
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則指出,14年前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安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象征。她表示,大熊貓作為“國寶”值得兩岸同胞珍惜。兩岸民心相通、良性互動,應該共同珍惜維護。
民心相通、良性互動,這是“團團”“圓圓”得以赴臺的初心,也是它們結伴到臺灣14年帶給兩岸同胞的啟示。
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的“破冰之旅”,促成“團團”“圓圓”赴臺。雖然該議題一度遭到政治因素干擾,但在2008年12月,這兩只可可愛愛的“國寶”大熊貓還是在兩岸同胞期盼中,登上了祖國的寶島。
臺灣《聯(lián)合報》評論指出,“團團”一生,見證兩岸關系。這兩只大熊貓不僅帶來可觀的觀光、經(jīng)濟效益,還變成孩子心中的大明星、兩岸和平的使者,“正如它身上只有黑白,沒有藍綠”。文章提到,“團團”在生命終結前夕,還啟動了兩岸合作的另一個機會,讓大陸專家前來協(xié)助診治,團團的一生成了兩岸關系變化的寫照,而兩岸因為它產(chǎn)生的悲憫與共鳴,或許能成為承先啟后的契機。
“團團”雖然過世,但“圓圓”,以及它們的孩子“圓仔”和“圓寶”仍然陪伴著臺灣同胞。與此同時,兩岸走親走近的愿望依然強烈,兩岸融合發(fā)展的步伐依然堅定。我們相信,只要兩岸同胞心意相通,持續(xù)累積親情與善意,距離兩岸團團圓圓的日子就不會太遠!(文/關其行)
相關新聞
- 2022-11-22兩岸都在追思“國寶”大熊貓“團團” 只有“她”因政治“冷血”而不聞不問
- 2022-11-21兩岸交流是民心所向
- 2022-11-22大熊貓“團團”,感謝你帶給兩岸同胞的美好回憶!
- 2022-11-22島內(nèi)熊貓迷追憶“團團”:希望在“熊貓星球”能快快樂樂
新聞推薦
- 近6千億元產(chǎn)值!中國衛(wèi)星導航應用多領域突破、國際影響力攀升2025-05-19
- 第二十七屆海交會促成一批兩岸產(chǎn)業(yè)經(jīng)貿(mào)項目合作2025-05-19
-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在廈舉辦2025-05-19
- 4小時快速尋親 速解臺胞尋親難題2025-05-19
- 在戛納中國館,跟著電影游中國2025-05-19
- 在德國博物館看世界海圖上的中國航海文明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