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釋迦憂傷:沒有大陸市場讓臺灣果農“非常傷”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1-14 15:39:59 | 來源: 華夏經緯網(wǎng) |
民進黨上臺惡化兩岸關系,原本年銷大陸1.5萬噸的臺東鳳梨釋迦生變,讓臺灣果農“非常傷”。有臺東縣農業(yè)處官員近日忍不住吐槽,當初“農委會”訂出的所謂“多元替代方案”迄今沒一項達標!“失去大陸市場相當棘手”。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每年11、12月到隔年1月,是鳳梨釋迦的盛產期。往年11月開盤后每臺斤(約600克)產地價格都在新臺幣70元,春節(jié)前后則飆漲至90元,甚至曾出現(xiàn)110元的天價。因為失去大陸市場,今年鳳梨釋迦品質較好的“A果”盤商收購價下殺到只剩下每臺斤40元,價格幾乎腰斬。
過去鳳梨釋迦最主要的外銷市場就是在大陸,現(xiàn)在鳳梨釋迦卻為什么進不了大陸?自去年9月20日起,中國大陸因為農產檢疫不符規(guī)定,宣布暫停采購臺灣的蓮霧及鳳梨釋迦。鳳梨釋迦的主要產地為臺東縣,過去外銷大陸高達95%,年銷量達1.5萬噸,每年農歷春節(jié)前更是外銷旺季,今年則全數(shù)滯銷。
據(jù)中評社報道,臺東縣長饒慶鈴坦言,其實去年對岸提出檢疫問題時,縣府有嘗試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xié)議”提出協(xié)商,但這畢竟這是“中央”層級事務,地方政府處理能力有限,“農委會”方面無法有效跟對岸談判,對臺東鳳梨釋迦外銷損害劇烈。她呼吁“農委會”要強化兩岸溝通,不要放棄大陸市場。
臺東縣農業(yè)處官員對媒體表示,沒有大陸市場對臺東釋迦果農“非常傷”,臺東種植鳳梨釋迦起初就是為了鎖定大陸市場,種植面積從200公頃增達2700公頃,居全臺之冠,以往大陸只要臺東有生產多少,大陸市場就全部都搶光。如今喪失大陸市場,“農委會”訂定的“多元替代方案”,打出“5千噸外銷、3千噸加工、5千噸內銷”目標,但迄今沒一項達標,目前外銷訂單只有千余噸,內銷也只有100噸,只達過去銷量的6%,完全沒辦法彌補。“過去平均一年銷往大陸的鳳梨釋迦約2500萬顆,給全臺2300萬人一人一顆還吃不完!”
臺相關貿易商表示,中國大陸若禁止臺灣的水果輸入,會出現(xiàn)連鎖反應,周邊銷售市場可能都會受影響。其實北京發(fā)布禁令后,港澳因為是特別行政區(qū),所以臺灣得釋迦、鳳梨都還進得去,可是因為大陸本身禁止,導致港澳市場也出現(xiàn)預期心理,造成臺灣農產近來輸入港澳都“銷不動”,即使賣到港澳價格也不好。(華夏經緯網(wǎng)1月13日訊)
相關新聞
- 2022-01-14臺灣經濟的“地心引力”
- 2022-01-13臺灣實質經常性薪資5年來首現(xiàn)負增長
- 2022-01-112021年臺灣地區(qū)人口負增長
- 2022-01-102021年臺灣對大陸市場出口值創(chuàng)新高
新聞推薦
- 粵港澳大灣區(qū)、長江經濟帶等區(qū)域前4個月外貿成績亮眼2025-05-23
- 同心越山海 共敘兩岸情——川渝臺“大手牽小手”南溫泉定向山徑賽舉行2025-05-23
- “廈金童樂 艾香傳情”2025年兩岸金胞親子研學營在海滄成功舉辦2025-05-23
- 汕頭市英歌隊首次赴臺演出圓滿成功載譽歸來2025-05-23
- 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2025年最終站在新竹啟幕2025-05-23
- 臺灣大叔獨自旅行 大陸網(wǎng)友溫情守護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