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熟江村蟹正肥——中秋食蟹之《黃甲圖》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9-28 10:13:42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每年中秋之際,正是螃蟹黃滿膏肥之時。自古以來就有中秋食蟹的習(xí)俗,古人在中秋吃蟹也講究頗多。尤其是《紅樓夢》里對秋日食蟹的描述,每每讀來,都讓人食指大動。
螃蟹性寒,須以熱性的酒、姜來配,方不傷身。王熙鳳在給賈母、寶玉剝蟹肉時,就命人“把酒燙的滾熱的拿來”。賈母吃罷,囑咐湘云:“別讓你寶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囑咐湘云、寶釵:“你兩個也別多吃,那東西雖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在畫螃蟹的畫里,明代畫家徐渭所作的《黃甲圖》別具一格。圖繪肥闊的荷葉已開始凋零,一只螃蟹緩緩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現(xiàn)秋水。構(gòu)圖簡潔洗練,布局清新奇巧。右上有徐渭題說:“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yǎng)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臚。”畫家用奔放的筆墨勾畫出螃蟹爬行的姿態(tài)以及荷葉疏落的秋天氣氛。在水墨中加入了適量的膠,以避免水墨滲散,是此畫的特色所在。以淋漓的墨色畫荷葉,畫蟹則寥寥數(shù)筆,看似草草為之,實則濃、淡、枯、濕、勾、抹、點多種筆法參用,不管是形狀、質(zhì)感甚至神態(tài)都相當生動。也有專家解讀此畫是借螃蟹粗魯橫行的形象,來嘲諷那些胸?zé)o點墨、世人不恥,但卻能依靠關(guān)系或金錢金榜題名的人。
黃甲圖(國畫) 明 徐渭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標簽: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新聞推薦
- 菜市場“煥新潮”圈粉年輕人 代炒菜服務(wù)你體驗了嗎?2025-07-21
- 廈門自貿(mào)片區(qū)推出兩岸跨境健康險“健易保”2025-07-21
- 平潭推出對臺“離境退稅+”入境消費互惠模式2025-07-21
- 兩岸青年走進浙閩:探尋中醫(y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2025-07-21
- 同源共響 甬臺青少年共譜民樂新章2025-07-21
- 跨海來義剪 青絲牽兩岸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