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主菜”已經上桌 減稅降費“菜單”上還有啥?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7-08 16:19:22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最近這段時間,有沒有感覺到有些東西便宜了?有些費用變少了?嘿嘿,想知道原因不?其實很簡單,關注新聞的話你也會知道,那是因為這段時間國家減稅降費的政策起到作用啦。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要減稅降費,我們具體要減哪些稅?又會降哪些費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中國經濟大講堂》中講到,任何商品的價格,是三個要素構成的:原材料和勞務投入成本,第二稅費成本,第三利潤。所以你要降低它的成本,得在哪兒去找?在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構成要素當中去找,這個構成要素就是間接性的稅和費,所以在降成本的目標導向下,如果要實施減稅降費,一定會落在哪兒?落在間接性的稅收和收費上。
間接性稅費顧名思義就是間接繳納的稅和費!它究竟在哪兒呢?毫不夸張地告訴你,它呀,無處不在!你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每樣東西,它的價格里面應該都是含稅的!比如你手上戴的表,含稅的;穿的衣服,含稅的;拿的手機,含稅的;就連日常喝的水,它也是含稅的;只要是花錢買來的東西,那就都是含稅的。那這稅在哪里呢?就在它的價格當中。像這種因為購買行為所產生的稅費,我們稱之為間接性稅費。
那么,具體哪些稅屬于前面說的這種間接性稅費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中國經濟大講堂》中也講得很明白:“在當前的中國,主要講的是流轉性的稅費。比如說增值稅,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間接性的稅。就中國的稅和費的格局是什么?以全部的稅收收入作為100%,一般性的流轉稅占了55%,特殊的流轉稅占了9%。什么叫一般性的流轉稅?就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要繳納的稅,叫一般性的。
聽明白了吧,因為對于商品的成本來說,稅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所以,如果以降企業(yè)成本、降實體經濟成本作為目的的話,那是不可能離開價格構成要素的,也就不可能離開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這回知道減稅降費的主要選擇是誰了吧?沒錯兒,當然就是流轉性稅費啦!
相關新聞
- 2019-07-08中國持續(xù)擴大開放釋放紅利
- 2019-06-27國家稅務總局:1至5月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8930億元
- 2019-06-25準備好收“紅包”,3000億降費來了!
- 2019-06-17多地啟動第二輪降電價 開啟約1300億降負空間 新一輪3000億降費舉措落地在即
新聞推薦
- 國際茶日來“萬里茶道”的起點 赴一場茶香之約2025-05-21
- 覆蓋交通、醫(yī)療、食品等領域 “灣區(qū)標準”總數已達235項2025-05-21
- “溝通交流合作—醫(yī)學人文新視界”2025年魯臺醫(yī)學教育合作交流大會在青島開幕2025-05-21
- 臺商臺青扎根汕頭 共繪融合發(fā)展“同心圓”!汕頭上演兩岸交流的生動故事2025-05-21
- 仙岳山土地公廟:520浪漫邂逅,200多名兩岸青年共敘情誼2025-05-21
- 2025臺北國際電腦展舉辦 展示AI創(chuàng)新成果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