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大研發(fā)“相機指向系統(tǒng)”隨嫦娥四號探月

香港理大研發(fā)“相機指向系統(tǒng)”隨嫦娥四號探月

1月14日,香港理工大學參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科研人員合影。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14日向媒體介紹,香港理大是唯一一所參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香港院校,研發(fā)了隨嫦娥四號落月的“相機指向系統(tǒng)”,還為其候選著陸區(qū)創(chuàng)建了地形模型。

 

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由香港理大工業(yè)及系統(tǒng)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容啟亮帶領的團隊,攜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嫦娥四號開發(fā)的“相機指向系統(tǒng)”,能協(xié)助拍攝月球圖像,并幫助控制中心指揮月球車的活動。

 

香港理大研發(fā)“相機指向系統(tǒng)”隨嫦娥四號探月

1月14日,香港理工大學工業(yè)及系統(tǒng)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容啟亮、副校長(科研發(fā)展)衛(wèi)炳江、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譚惠民博士(從右至左)在記者會上合影。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研發(fā)的“相機指向系統(tǒng)”,于2013年嫦娥三號升空時首次獲國家采用。它重2.8公斤,長85厘米、寬27厘米、深16厘米,安裝在嫦娥四號著陸器的頂端,能夠垂直移動120度、左右旋轉350度,并可在月球引力下正常運作。

 

容啟亮表示,這次隨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表面的“相機指向系統(tǒng)”與參與嫦娥三號任務的沒有太大分別,但由于這次降落在月亮背面,溫度較低,因此團隊在相機指向系統(tǒng)表面的涂層上做了調整,使它更適合在低溫下工作。

 

“相機指向系統(tǒng)”從研究到制造均在理大進行,團隊克服了多項挑戰(zhàn),包括要抵御月球低溫、具備防震能力和抵抗沖擊等,因此它的設計十分精密。

 

容啟亮強調,除了做好“相機指向系統(tǒng)”本身的設計,也要考慮相關設計會否影響整個探測器的運作。嫦娥四號著陸月球后,他曾擔心“相機指向系統(tǒng)”能否協(xié)助相機轉動,得知運作正常,才松了一口氣。

 

香港理大研發(fā)“相機指向系統(tǒng)”隨嫦娥四號探月

1月14日,香港理工大學工業(yè)及系統(tǒng)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容啟亮(左)在記者會上。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另外,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自2016年起率領團隊為嫦娥四號著陸區(qū)的地形及地貌特征進行分析研究。他們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資助,收集大量的月球遙感數據,為兩個候選著陸區(qū)創(chuàng)建了高精確度和高解像度的地形模型,其中一個著陸區(qū)正是嫦娥四號的登陸地點,即位處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

 

理大副校長(科研發(fā)展)衛(wèi)炳江表示,“相機指向系統(tǒng)”由教授團隊進行設計,并交由理大工業(yè)中心將沉重的鋁材制作成輕巧的設備,說明香港有先進制造技術的能力。

 

衛(wèi)炳江說,未來,理大將繼續(xù)結合校內不同研究團隊的實力,積極回應國家需要,參與國家航天項目。(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張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