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獨”終將變成“理性統(tǒng)”

“在民進黨當局上臺將屆兩年之際,有過半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同中華民族的比例也保持在86%的高水平之上。”這一結果來自臺灣競爭力論壇所做的“2018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上半年調查”。與民進黨當局剛上臺時相比,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出現(xiàn)上揚趨勢,尤其是“太陽花”后出現(xiàn)的所謂“天然獨”,正不斷轉化為“理性統(tǒng)”。

 

短短數(shù)年時間,島內的統(tǒng)“獨”認同為何發(fā)生逆轉性的變化?在筆者看來,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一方面,大陸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臺胞“登陸”施展才華的機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島內持續(xù)處于政治惡斗、經濟衰退的環(huán)境,年輕人低薪且勞累、甚至畢業(yè)即失業(yè),因此他們不再相信民進黨當局編織的謊言,盲目地“仇中”“反中”,而是務實地看待兩岸關系,更多人愿“登陸”求發(fā)展。

 

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1990年,臺灣GDP為1700億美元,約為大陸的43.8%。到了2007年,廣東的GDP超越臺灣。根據(jù)2017年的數(shù)據(jù),臺灣GDP總量排在大陸的5個省份之后,并和緊跟其后的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等省的差距也在縮小。近年來,許多“登陸”參觀交流的臺胞紛紛被大陸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所震撼。

 

從兩岸的就業(yè)環(huán)境來說,大陸能為臺灣同胞提供的機遇和發(fā)展空間是島內不可比擬的。有人說,現(xiàn)在的島內青年都是“天然獨”。但事實是,沒有天生就“獨”的人,只有“去中國化”教育誤導扭曲而成的“人造獨”。人的觀念會變,正如水落會石出。近年來到大陸讀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正快速增加,其中不乏當年參與“太陽花事件”的學生。

 

之所以有這樣的180度轉彎,正是因為民進黨當局上臺后諸多政策不得人心。他們忙著搞政治斗爭,經濟建設卻毫無建樹。臺灣年輕人依舊只能領著22k(22000萬元新臺幣,約5000元人民幣)的薪水,依然對前途感到迷茫。

 

在大陸,不僅各地的發(fā)展蓬勃向上,招攬人才、善待人才的政策也不斷出臺,大陸同胞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醫(yī)療、住房、教育等領域的獲得感越來越足。大陸愿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fā)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從中央“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出臺,到上海、廈門、昆山等地相關惠臺細則的推出,臺胞在大陸享受到的便利和保障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實。

 

筆者相信,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當臺灣同胞越來越有獲得感、越來越能把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目標相統(tǒng)一時,臺灣同胞的中國人認同便會越來越強烈。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擋不住的趨勢。(柴逸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