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香港歷史教師走訪福建泉州 探研“海絲”與伊斯蘭文化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12-29 11:18:5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12月28日,來自香港的30名歷史學科教師抵達福建泉州開展為期4天的參觀走訪活動。張立建攝
28日,來自香港的30名歷史學科教師抵達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福建泉州,走進泉州中學課堂,圍繞“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在亞洲”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研與學習。
“此行由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發(fā)起,參與成員主要是香港各中學的歷史科老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教育高級課程發(fā)展主任李淑賢告訴記者,以往與內(nèi)地的學習交流活動大多在廣東省開展,此次結(jié)合“一帶一路”倡議,選擇來到與“海絲”密切相關的泉州,開展學習與交流,意義尤為不同。
根據(jù)行程安排,此次“香港教師泉州考察團”將在泉州開展為期4天的參觀走訪活動。當天,考察團老師分為兩個隊伍,分別前往泉州市第五中學城東校區(qū)高二年段的不同班級,觀摩和聆聽《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和《梭倫改革》兩個課時。
隨后,考察團一行還前往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伊斯蘭歷史文化陳列館、靈山伊斯蘭圣墓、開元寺和九日山等“海絲文化”遺跡景點等參觀和學習。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客席講師雷武鐸全程實地授課。
香港歷史學科教師觀摩和聆聽泉州五中高二年級課時。張立建 攝
在雷武鐸看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交流就是“接觸、交流、明白、融合”的過程。“老師們此行學習的態(tài)度是最重要的,通過實地參觀和考察,激發(fā)起大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傳道授業(yè)。”
在參觀中國僅存的摩尼教(明教)寺廟遺址——草庵時,雷武鐸通過結(jié)合明教的發(fā)展歷史以及金庸武俠小說和相關影視劇展開講解,令人印象深刻。“要把博物館也當成一個課堂。”他認為,“博物館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考古文獻資料等,老師懂得教學教育方法,二者結(jié)合能讓學生們汲取和推廣優(yōu)秀的文化。”
李淑賢表示,“通過這次的交流學習,不僅能夠分享老師之間的學習成果,并能把他們的學習成果用到課堂中,將交流活動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激勵和引導香港學生們也來泉州探究學習。”
泉州市教育局對外合作交流科科長紀如表示,香港歷史教師到泉州觀課,不僅能夠促進香港與泉州教師之間的相互認識和了解,也為未來兩地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架起了一座橋梁。(中新網(wǎng)泉州電 孫虹 張立建)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