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許晉銘: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我選做“兩岸組”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5-27 11:44:46 | 來源: 海峽之聲網(wǎng) |
2017年5月24日,在北大國際關系學院讀博士的臺生許晉銘第三次來到南京。這一次,許晉銘是來參加“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周年公祭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按照活動安排,他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個全體中國人不忍直視、也不能忘卻的地方。這里隱含著歷史的傷痛,也痛斥著戰(zhàn)爭的殘暴。哀樂聲中,許晉銘雙手合十,默默祈禱……80年前的那場侵華戰(zhàn)爭,日軍用最殘暴的方式奪取了30萬中國人的生命,每一次來到這里,他都感覺到了不寒而栗。
“2011年暑假我就來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當時就覺得這個紀念館有一股寒意,我看那些琳瑯滿目的姓名,都是罹難者的名字”。那一刻,許晉銘腦中閃過了一句話:國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回到臺灣,許晉銘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研讀史料,寫成了《臺灣乙末抗日力量骨干》。他說,在南京大屠殺的慘烈面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國家疲弱就必受欺凌,只有國家民族富強了,才能不被人欺負。”而作為兩岸青年,理應扮演好中流砥柱的角色,承擔起這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2013年,許晉銘計劃攻讀博士學位,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京大學和北京大學三所高等學府之間,他最終還是選擇去了北大,“時勢所趨,整個國際的大環(huán)境或者學術成長的速度都是大陸比較好,北大的排名不斷的向前,以長遠的考量選擇北大。”除了這些個人發(fā)展的基本考量之外,許晉銘內(nèi)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情節(jié)牽引著他,“我小時候就喜歡歷史,北伐匈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啊、修長城之類的。”許晉銘說,來北京那一年的夏天,他首站就是長城,摸著古老的城墻,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上的輝煌,與有榮焉。
在北大四年的求學經(jīng)歷中,從氣候到飲食、從人文到情感,許晉銘在融入中沉淀著,他說時至今日,當自由的穿梭在年代厚重的皇城根時,那一草一木在日積月累的歲月變遷中早以變得稀如平常,他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份子。只是在內(nèi)心深處,他知道他不是,他還有和這里的人不同之處,他稱自己為“兩岸組”——“我來自臺灣,在北大學習了四年,我了解臺灣的想法,也了解大陸的想法。”
兩岸之間總有些繞不開的話題,諸如對歷史的認知。“我發(fā)現(xiàn)我跟現(xiàn)在的高中生已經(jīng)有代溝了”談及這個問題,許晉銘不禁感嘆道。他舉例說,“我小的時候,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每個人都會說‘是啊’!后來我讀高中的時候,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他會說,‘我是中國的臺灣人。’但是到了現(xiàn)代,人家問,‘你是中國人嗎?’他說,‘不是不是。’”許晉銘認為,這就是對歷史認知上的“錯亂”!他著重強調(diào)了用“錯亂”這個詞,因為“錯亂”是可以糾正的,“錯亂”代表的是迷茫,現(xiàn)在很多臺灣青年人就處于這種迷茫的狀態(tài),但他們還是可以溝通的。“比如說,你問他,你是閩南人嗎?那閩南人是漢人嗎?那漢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嗎?那中華民族是中國人,他就可能說哦是。”
1987年出生的許晉銘,適逢臺灣教科書改版的第二年,他認為造成臺灣青年人對歷史認知“錯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基于此。在新改版的臺灣教科書中,日本殖民統(tǒng)治被合法化,中國史被切割成了“中國史”跟“臺灣史”兩個部分,“這就造成了我們讀的時候就覺得‘臺灣史’是我們的,‘中國史’是那一邊的”,許晉銘說,概念上的偷換導致了很多臺灣青少年學習上的不便,也擾亂了臺灣青少年的民族、國家意識。
“要把一些共同的歷史記憶找回來!”許晉銘說,雖然對于這個兩岸間過于宏大的命題,作為個體,他還遠沒有力量可以撐得起。但是,身為“兩岸組”,他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大家找回共同的歷史記憶,“我了解北大的學術價值觀,我也了解臺灣的學術價值觀,因此我融合了兩岸的價值觀。”未來,許晉銘想要通過留在北京任教的工作來完成這份使命,他說青年是兩岸未來的方向盤,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骨干棟梁,作為青年人的自己,要一肩但兩任!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對臺獨”!許晉銘說,“反對‘臺獨’是因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要為民族復興共同奮斗,不會改變。”海峽之聲南京26日訊(記者:王倩 程娟娟)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