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灣青年議政 怎樣跳脫政治表態(tài)的“旋渦”

臺灣《旺報》19日發(fā)表臺灣大學臺灣發(fā)展研究所博士生王欽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灣的大學校園里從來就不缺熱心公共事務的人,有些人對各類社會議題幾乎“無役不與”,但這也拉低了相關問題的參與深度,讓這些問題變成了表態(tài)政治學,臺灣青年若真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不如腳踏實地,了解社會積弊的來龍去脈。

 

評論摘編如下:

 

這學期宿舍隔壁住進了一位新同學,看得出來這是一位公共議題的熱心參與者,因為在他的房門上先后貼上了幾張紙,一個是支持婚姻平權,一個則是支持學術自由,這幾天他又掛上一個布條,上書“重建樂生”。

 

無役不與 缺乏深度

 

臺灣的大學校園里從來就不缺熱心公共事務的人,有些人對各類社會議題幾乎“無役不與”,他們將一個個抗爭主題的布條系在腰間時,就如同戰(zhàn)士的傷疤一樣變成功勞簿,讓周圍的人感到艷羨不已。他們中的很多人在這種“無役不與”的洗禮后也能在政治場域展露頭角,完成校園異議分子到政治實務參與者的轉型,其中幸運者還可以在經(jīng)過民代或黨務助理的歷練后最終變成民代或政府官員,從而真正成為成熟的政治人物。

 

從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不斷地參與公共事務,搶占各類議題的道德制高點,確實有助于更快地向上提升。但若從問題的解決本身來看,卻也不盡然。“無役不與”的同時,其實也拉低了相關問題的參與深度,讓這些問題變成了表態(tài)政治學,因為表態(tài)的人并沒有花費心力去深入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更沒有認真聽取意見對立面之所以做如是說的原因和目的,反而簡單地將之打成反動與居心叵測。

 

簡單的表態(tài)本來就是最沒有成本的一件事,年輕人出于天然的正義感,支持弱勢人群或者抵抗不公不義,這從來就不是什么驚人之舉,某種程度上也更可能是理所應當。換句話說,年輕人沒有正義感才是問題,年輕人若不追求公平正義、卻對投機上位汲汲營營,就有可能變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但是,正義感并不是表態(tài)政治學的理由,在任何事情上都選邊站隊其實也是一種投機,只是他們追求的不是體制內(nèi)的既得利益,而可能是體制外的效益。這也讓我想起了馬英九當局末期,各類抗議的烽煙四起,當時即有一位參與各類街頭游行的朋友感到激情過后的落寞,因為他參與的活動越多,越覺得沒有意義,大家關注的都是表達觀點,卻鮮少想過如何真正地解決問題,當表態(tài)變成目的的本身,表態(tài)所指涉的問題反而已經(jīng)不重要了。

 

這應該就是當前臺灣所面臨的一大問題。當民進黨當局在各類問題上出現(xiàn)“發(fā)夾彎”時,其實已經(jīng)提醒人們,當年的抗爭只不過是向馬英九當局施壓的工具,其要求本身并不會真的被重視,甚至于無論發(fā)動者還是參與者,都是如此。結果就是消耗了街頭抗爭的能量,其邊際效益已經(jīng)被榨干。

 

事實上,街頭抗議本該是“公民民主”參與的最后形式,是在窮盡一切體制內(nèi)手段都無效之后才能發(fā)動的重大行動,若輕而易舉的發(fā)動乃至濫用,則可能讓這種手段變成狼來了的故事。這就會到故事的開頭,一個人可以在任何議題上表達不滿,但在每個議題上,這種不滿對主事者的壓力卻已經(jīng)降到最低,使其不會真正的加以重視,過去或許還會因為抗爭而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改進,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難出現(xiàn),甚至很多已經(jīng)成為不可能。

 

看看現(xiàn)在民進黨當局的處理態(tài)度即可知道,無論是國民黨的抗爭還是公民團體的抗議,幾乎都得不到真正的響應,因為臺灣社會已經(jīng)習慣了這類行動,當局已經(jīng)感受不到壓力,長久嫻熟運用抗爭手段的民進黨,無疑更不會真的在意。

 

腳踏實地 解決問題

 

但無論如何,當絕食都已經(jīng)見怪不怪時,有可能不是當局真的罪大惡極,而是抗爭本身已經(jīng)走到盡頭。至于開記者會、發(fā)起聯(lián)署,這類行動越來越無法得到社會關注,連登上媒體版面的機會都大大降低。

 

當表態(tài)政治學終將走到盡頭時,對熱血青年來說,須知不斷地表態(tài)并不會真正的解決問題,相反只不過是在同溫層的取暖,反而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除了借抗爭來求得職業(yè)生涯進步的目的之外,青年若要真的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不如在仰望星空之余學會腳踏實地,走到外面的世界去了解社會積弊的來龍去脈,再尋找解決問題之道。這樣做的時間成本很大,付出的努力更大,但距離問題的解決卻可以更接近。(作者為臺灣大學臺灣發(fā)展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