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夏季旅游提前“升溫” 游客量呈“井噴式”增長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13 17:36:4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資料圖
中新社蘭州7月13日電 (記者 馮志軍)人聲鼎沸的鳴沙山月牙泉,綿延數公里的大漠觀光駝隊,人頭攢動的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進入7月以來,國際旅游名城甘肅敦煌旅游呈現井噴式增長,即使是距離城區(qū)百余公里外的一些傳統“冷門”景點,亦是游人不絕。
資料圖
記者13日從敦煌市旅游局獲悉,今年1至6月,敦煌市旅游接待人數299.07萬人次,同比增長18.98%;預計完成旅游收入29.22億元人民幣,增長20%。這其中,“總體增量大”、“旅游提前升溫”、“西線旅游小幅增長”、“假日旅游火熱”等為今年上半年敦煌旅游的特點。
資料圖
敦煌市旅游局黨辦主任王斌銀向中新社記者分析稱,相比往年同期,今年敦煌旅游提前升溫,莫高窟5月13日接待人數首次突破2000人次,同比提前了19天;鳴沙山月牙泉6月7日接待人數首破5000人次,同比提前了26天。
僅6月份,單日在5000人次以上的天數達11天,4000人次以上達22天,敦煌游客量已由過去“現象級”增長轉為“常態(tài)化”增長。王斌銀說,這種倍增態(tài)勢在進入7月以來愈加明顯,如7月11日,進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的游客逾8000人次,較當月初多了近一倍。
資料圖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的敦煌,位于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其境內有莫高窟、鳴沙山和月牙泉、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陽關、玉門關等多個知名旅游景點。
資料圖
在傳統上,這座被大漠戈壁環(huán)抱的綠洲城市,每年旅游有較為明顯的淡、旺季之分,但近年隨著玉門關、懸泉置兩處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絲綢之路旅游熱持續(xù)升溫,加之當地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敦煌旅游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延長”的態(tài)勢。
針對今年提前近一個月來臨的旅游“升溫”勢頭,為應對夏季超大客流量,敦煌莫高窟于7月啟動了“應急參觀”模式,以滿足未能預約到門票的游客能夠參觀到臨時開放的莫高窟4個大型經典洞窟。(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