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者呼吁理性看待南海仲裁結果,共同為南海問題降溫
編輯: 邢楠 | 時間: 2016-07-07 11:12:46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報道(駐美國記者 呂曉紅):各位聽眾,在由菲律賓單方面挑起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即將宣布之際,正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參加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的部分中美學者當?shù)貢r間6日舉行了媒體見面會,闡述對南海問題的看法,他們認為,盡管即將宣布的仲裁結果缺乏法律依據(jù),但相關各方仍應理性對待,共同為南海問題降溫。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指出,中菲南海爭議的實質是領土爭議和劃界爭端,并非《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解釋和適用問題。中國政府早在2014年就發(fā)表文件闡明,仲裁庭對菲案沒有管轄權,中國不參與、不接受這樣的仲裁。
“我想,仲裁的一紙裁決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不會產生影響,對中國的南海政策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他表示,中國會視相關各方的反應而做出回應。但是,他認為,中國不會象某些評論所猜測的那樣考慮退出《公約》,因為中國自1972年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開始便加入了《公約》的起草工作,歷時九年,全程參與,為這部海洋憲法的誕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朱峰也表示,退出《公約》的想法實在是太愚蠢。
“退出《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是我能想到的最愚蠢、最瘋狂的反應方式,所以一定千萬不能這么想。事實上中國不僅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維護者,我們也是《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受益者。”
朱鋒認為,《公約》可以讓中國從更加持續(xù)合作的海洋秩序中獲得持久利益。
學者們認為,南海問題已經被人為地炒熱,需要相關各方共同降溫。
美國《行政情報評論》雜志華盛頓分社社長瓊斯指出,中國完全有理由拒絕仲裁庭的裁決,因為菲律賓在未同中國協(xié)商談判的情況下單方面提起仲裁申訴,其本身就違反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條款,而且目前菲律賓局勢已經發(fā)生轉變,中菲兩國應該有可能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爭端。
他批評美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做法,尤其是強化冷戰(zhàn)同盟、鼓勵某些盟友對中國玩硬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我們再也不能用零和游戲的世界來看待問題了,除非我們能夠發(fā)展一種新型的關系,一種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新典范,否則我們將倒退回地緣政治時期,最終將把我們引向戰(zhàn)爭。”
美國海軍學院語言和文化系副主任馬偉寧則表示,中美兩個大國不會走向戰(zhàn)爭。
“這不是冷戰(zhàn),也不是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兩國不會走向戰(zhàn)爭。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深信不疑。并且希望大家保持頭腦冷靜。”
他呼吁雙方應相互理解對方對于當前局勢的關切,共同努力,降低緊張局勢。
與會學者均認為,中美智庫間的對話與交流可以開辟雙方溝通的新平臺。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中國互聯(lián)網普及率79.7% 這些“高科技”正走進生活2025-07-24
- 在軌90天!神二十乘組的工作清單→2025-07-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tǒng)治過臺灣”的謬論當休矣2025-07-24
- 兩岸新媒體創(chuàng)享嘉年華暨兩岸青年環(huán)太湖交流活動晚會在常州舉行2025-07-24
- 肇慶市舉辦第十二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粵美鄉(xiāng)村體驗營”活動2025-07-24
- 2025單車天使圓夢之旅 讓我們騎著腳踏車御風飛行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