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話閱讀:讀書應成習慣 讀經(jīng)典重于做試卷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25 10:46:3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在鄭州一家幼兒園,師生、家長共同捧起書本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楊大勇攝
在鄭州一家幼兒園,孩子們表演“弟子規(guī)”。楊大勇 攝
中新網(wǎng)鄭州4月23日電(記者 楊大勇)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關于讀書的話題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記者在走訪時發(fā)現(xiàn),無論是學生、家長、教師,還是作家,對保持良好的讀書習慣表示推崇。一些學生家長認為,每天堅持讀經(jīng)典書籍,遠比做一份試卷重要;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巴南雨認為,沒有閱讀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應該讓讀書成為習慣。
“書香浸潤童年,閱讀點亮人生。”為迎接世界讀書日,23日,鄭州一家幼兒園的師生、家長共同捧起書本,以師生共讀、家長孩子共讀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和讀書習慣。一位秦姓學生家長表示,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習慣,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
每隔一周,劉女士就會帶孩子到圖書館選書,讀書日這天,她更不會錯過引導孩子讀書的好機會,因此,她一大早便帶著上小學的孩子來到了圖書館。“其實家里也有書,帶他到這里只要是置身書的海洋,感受讀書的氛圍。”
劉女士認為,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靠家長引導和培養(yǎng)的,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就會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孩子不僅能獲取廣泛的知識,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還有一些學生家長認為,讓孩子每天堅持讀經(jīng)典書籍,遠比做一份試卷重要,因為讀書受益終生。
作為一名教師,馮女士認為,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讀書要有選擇,讀一些健康、積極向上的書,讀中外經(jīng)典名著,這樣可以讓孩子從中汲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關于讀書,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巴南雨向記者表示,書籍是前人給后人留下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電子產(chǎn)品時代,雖然我們有了很多的了解各種信息的渠道,但是,讀書還是不可少的,可以說是重要的精神生活,沒有閱讀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
巴南雨認為,現(xiàn)在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網(wǎng)上閱讀大部分都是蜻蜓點水式的淺閱讀和快餐式的閱讀,閱讀的品質和質量已經(jīng)大打折扣了;而傳統(tǒng)的書本閱讀,給人的感覺和帶給人們內(nèi)心的體驗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書本閱讀,是一種深度的閱讀,是有質感的,能夠給內(nèi)心帶來強烈的震撼,讓心靈在深度的閱讀中,受到洗禮、熏陶和升華。”
對讀書的心得體會,巴南雨感觸很多。他稱,最好的閱讀是精讀,是下功夫閱讀,速度慢一點兒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吃透書本的精華,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收獲的閱讀,吸取營養(yǎng)的閱讀;要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最精彩的詞語、句子,甚至段落摘抄下來,細細地咀嚼,成為自己的營養(yǎng)。(完)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圣”,“臺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游“說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質量發(fā)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zhàn)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jīng)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