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林懷民: 用身體書法之美向古老舞藝致敬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16 15:37:47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電 時隔5年后,臺灣編舞家林懷民在金秋九月再次來到蘇州。他介紹舞團新作、即將在此間登臺的《松煙》稱,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毛筆書寫中“墨分五色”境界。
10月11至12日,臺灣云門舞集行草三部曲之二《松煙》將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連演兩場。借此契機,記者得以走近云門舞集創(chuàng)辦人兼藝術總監(jiān)林懷民,聽他暢聊舞蹈與藝術。
林懷民與蘇州的緣分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當時他第一次來大陸就直奔蘇州。2009年,云門舞集書法系列作品《行草》亮相蘇州。
相傳《云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存在于黃帝時期,舞容舞步均已失傳,只留下美麗的舞名。1973年,林懷民創(chuàng)辦“云門舞集”舞蹈團,用身體書法之美,向古老舞藝致敬。
“《行草》并非是講書法,而是書法美學給予想象力,完成了舞蹈動作的‘跳板’。”對于備受關注的《行草》系列,林懷民如是說。他希望,《松煙》演出中,能在劇場里創(chuàng)造空氣,營造安靜的、留白的、柔軟的空間。
“舞蹈是一種感官經驗,我希望觀眾在走進劇場前先放空自己。”林懷民稱,《松煙》是一場很慢、很空靈的演出,觀眾在劇場會感覺到舞者們所創(chuàng)造的綿延不絕的氣,到最后他們的呼吸都會感染大家。
“一個普通人,你讓他成為富翁或許很難;但是讓他戴上耳機,聽到音樂,他的世界會變得很寬廣。”在林懷民看來,財富的均富很難達到,但是通過努力,精神的均富卻有可能實現(xiàn)。
“云門舞集最初成立時,我們從未想過會走向世界。我們最初的目標就是把藝術帶到學校,帶到鄉(xiāng)間,做很多的戶外公益演出,讓更多人有參與藝術的機會。”這是林懷民的初衷。
即使現(xiàn)在已經大有名氣,云門舞集依然如舊。林懷民認為,每個人都有審美的高度和詮釋的能力。“我們還是會舉辦很多公益演出,而且在鄉(xiāng)下,還開設了學校,學生從4歲到64歲都有,我希望能將舞蹈知識化成生活經驗。”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