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落實普選成香港社會主流 穩(wěn)定繁榮關系港人福祉

據(jù)香港媒體透露,香港政改第二階段公眾咨詢將在10月份展開,暫定于10月8日在立法會復會后的首次大會上正式公布這一消息,預計圣誕節(jié)前完成咨詢。

 

走在普選的大道上

 

雖然遇到泛民主黨派意料中的反彈,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政改決定通過后,整個局面一錘定音。港媒稱,咨詢文件同時涵蓋對基本法附件一及相關本地立法的修改內容,其中修改基本法涉及三大重點,包括推薦階段、提名委員會具體提名機制以及提名應投明票還是暗票。從決定立牌指路,到具體程序的細化,一切都走在落實普選的大道上。

 

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梁振英形容,由500多萬名選民普選產生下屆特首,將對香港政治文化有深遠影響,屆時特首將獲民意授權,這是香港史無前例的,也會加強市民向特首的問責性,“是深刻的質變,也是巨大的量變”。他認為反對的聲音犯了先入為主的毛?。?ldquo;部分批評更漠視了提委會組成或提名實質程序。有關問題仍未展開討論,在選民投票前,更無人可以肯定將來提委會的1200名委員屬誰。”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新任主席陳永棋9月12日晚上強烈呼吁全體香港特區(qū)立法會議員,承擔憲制性責任,做出歷史性選擇,使香港市民可以在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陳永棋指出,落實行政長官普選關系到能否準確、全面地落實基本法,關系到香港能否保持長期繁榮穩(wěn)定,關系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關系到“一國兩制”能否正確實施。

 

是時候向前邁一步了

 

但香港政治的內耗仍然沒有停止。頗感失意的泛民稱,將杯葛政改咨詢活動。在香港23名泛民議員近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有人鼓動說,已到無話可說的程度;有人表示,不會接受人大常委會的政改決定;“飯盒會”召集人馮檢基甚至揚言,他們會阻撓所有由政府主辦的咨詢。

 

有意思的是,馮檢基在揚言杯葛的同時表示,他們決不會缺席有關政改討論的會議。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對此回應說,希望任何議員能夠以香港市民的長遠和整體利益為先,香港社會各界人士都希望,反對派不要“逆民意而行”。陳永棋指出,杯葛是反對派在意氣用事。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表示,等反對派冷靜下來,大家再想辦法討論。

 

梁振英近日也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細算賬,苦口婆心強調,若政改方案在立法會被否決,政改不但無法“向前一步”,而且會“后退兩步”,錯失2017年普選特首及2020年全面普選立法會的機會,呼吁反對派議員擁抱普選機會,“放棄的賭注太大。是時候向前邁出這一大步了。我相信這正是香港人想要的”。

 

陳永棋說,世界并無完美,政改方案仍有許多細節(jié)未落實,應向前行一步,在現(xiàn)有框架下爭取最開放的方案,落實一人一票選特首,為香港做事。

 

穩(wěn)定繁榮關系港人福祉

 

香港福建社團聯(lián)會永遠名譽會長楊孫西表示,希望反對派能冷靜下來,心平氣和,重新以香港的整體利益思考政改,與政府有商有量,切勿采用偏激的行為而損害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他強調,從政的人作決定,必須以全港市民利益和主流民意為依歸,而不能只顧自己選區(qū)選民的要求。

 

港媒報道稱,畢馬威和德勤等會計師事務所、香港證券學會以及加拿大、印度和意大利商會等機構都表示,反對派發(fā)起的持續(xù)“占中”等民間抗命做法,將讓香港陷入癱瘓、嚇跑游客和企業(yè)并損及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聲譽。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近日警告說,普選引發(fā)的政治分歧和示威做法,不但將削弱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間接影響政府財政和信心,并有可能讓香港的信用展望降至負面。目前香港的信用評級為Aa1,最高的信用評級為Aaa。澳新銀行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說,這表明香港已經被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有觀察家的評論認為,回歸后除了民主擴大,很多香港人感受很深的就是成功抵御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盡管陷入了長達6年的經濟低迷,盡管2003年的非典讓香港經濟走到谷底,但今天的香港比以前更加繁榮了。背后的原因很清晰——這樣的繁榮不是美國和英國給予的,是回歸后香港和內地簽訂了CEPA協(xié)議帶來的,是香港的貨品可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帶來的,是落實內地赴港“自由行”帶來的。

 

評論最后發(fā)問,今天香港在繼續(xù)繁榮,但明天會怎樣?香港需要穩(wěn)定,但動不動就“占中”會不會影響穩(wěn)定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所以,今天全香港最應關注的,是它能不能帶來香港的永續(xù)繁榮,這才是香港這片土地和港人的福祉之所在。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