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引入“胃起搏器”為亞洲首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2-24 16:37:43 | 來源: 中新社 |
據(jù)香港中通社報道,香港中文大學(中大)23日宣布,中大醫(yī)學院的內科及外科團隊在今年3月成功合作,完成亞洲首宗為“胃癱”病人植入“胃起搏器”的手術,中大方面表示,此項新醫(yī)學技術將可為病人帶來曙光。
該名病人患上“胃癱”已16年,期間多次因胃功能失調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他在手術后消化系統(tǒng)功能現(xiàn)已恢復正常,可正常進食。
“胃癱”是胃部出現(xiàn)動力障礙,如進食時胃部沒有如常擴大,患者即使進食不多亦很快會有飽腹感覺。胃蠕動欠佳亦會影響排空功能,令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內,延長飽滯的感覺。
香港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位胃功能失調患者,病征包括胃痛、胃灼熱、胃脹及易飽等?;颊弋斨懈?0-30%的可能出現(xiàn)“胃癱”。目前仍沒有可以徹底根治“胃癱”的方法,一般只有透過服藥減輕癥狀。
負責此次手術的中大醫(y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趙偉仁表示,“胃起搏器”的運作原理與常見的“心臟起搏器”相似,透過微創(chuàng)手術把約6厘米長的儀器植入患者體內,以電擊刺激胃部,恢復胃部蠕動功能,促進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讓患者能如常進食。
趙偉仁表示,手術為時超過100分鐘,是首次將“胃起搏器”應用于華裔病人上,象征亞洲區(qū)治療“胃癱”病人的一大突破,可為這類病人帶來曙光。(中新網(wǎng)12月24日電)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圣”,“臺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游“說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質量發(fā)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zhàn)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jīng)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