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啟動首日“北火南溫” 港股遇冷下跌290點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1-18 11:00:51 | 來源: 中新社 |
“滬港通”啟動首日,上海、香港兩地股市均呈高開低走格局,港股走勢更弱,恒生指數(shù)下跌290.3點收市,報23797點,北向交易(滬股通)火爆而南向交易(港股通)則顯平淡。
上綜指17日收報2474.01點,跌4.81或0.19%。恒生指數(shù)報23797.08點,跌幅為1.21%,國企指數(shù)報10554.30點,跌幅為1.93%,港股全天成交830.21億港元。
港股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結束上周連續(xù)5日的升勢,恒生分類指數(shù)全部下跌。藍籌股普遍下挫,香港交易所大跌4.45%表現(xiàn)最差。中資金融股和資源股大部分下跌,券商類股有股票跌幅超過5%。
香港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港股在“滬港通”首日大跌近300點令市場驚訝,低于市場預期,反映兩地投資者觀望的態(tài)度,有部分投資者趁機拋售資產(chǎn)套利。
他認為,內地投資者可能對港股T+0、不設漲停板制度和匯率風險等不太熟悉,但預期內地投資者將來會對香港中小型股票感興趣,對未來港股的表現(xiàn)仍然看好。
滬港通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和每日額度。首日,滬港通呈現(xiàn)“北火南溫”市況,滬股通消耗額度超港股通7倍。滬股通在當日下午13時58分宣告130億元人民幣的每日余額全部用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港股通每日105億元人民幣額度最后僅用17.68億元,使用不到16.84%。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jiān)亞太區(qū)股票副主管何偉華表示,滬港通北向交易資金流在最初更活躍原因在于在香港等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已較活躍,北向投資者資金成本比南向投資者更低,以及中國很多高凈值散戶或已持有規(guī)模不小的海外股票。
瑞信董事總經(jīng)理陳昌華則認為,北上資金較南下多屬意料中事,目前兩地股市估值仍相對便宜,未來A股和H股差價亦難以完全收窄。加上港股通的投資者以內地散戶為主,而海外機構投資者早已通過QFII等方式投資A股市場,預期“北火南溫”的情況在未來一年難以扭轉。
香港招商證券董事總經(jīng)理溫天納表示,額度使用的不同顯示內地投資者相對謹慎,但近半年來接觸內地的投資者和機構,對港股展現(xiàn)極大的興趣,市場的信號非常明確,上海A股可能會成為未來環(huán)球市場焦點。(中新社香港11月17日電(記者 李啟瑋)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傳感器成為萬物互聯(lián)“神經(jīng)末梢” “中國制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jīng)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臺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游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