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芭蕾音樂會北大上演 演繹浪漫法蘭西之夜

1月2日,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一年一度的中央芭蕾舞團新年芭蕾音樂會如期而至。今年恰逢中法友好建交50周年,為紀念兩國半個世紀的友好往來,特別是兩國芭蕾舞界的交流,中央芭蕾舞團將今年的音樂會定名為“浪漫法蘭西之夜”。

 

音樂會以法國作曲大師和編導(dǎo)家的著名作品串聯(lián)而成,最大看點在于,演出借鑒了當年莫斯科紅場芭蕾音樂會的形式,讓以往坐在舞臺前區(qū)樂池中的交響樂團走上舞臺,和芭蕾舞演員同臺共“舞”。這一別出心裁的演出形式在中國為中央芭蕾舞團所獨有。而這形式新穎的新年音樂會也是中芭與北大共同創(chuàng)辦的公益演出項目,自2007年首次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推出后好評如潮,至今已經(jīng)是第8個年頭。

 

演出當晚,隨著紅絲絨幕布緩緩升起,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出現(xiàn)在明亮的舞臺后區(qū),在法國浪漫芭蕾中期代表作《海盜》悠揚典雅的序曲中,音樂會拉開序幕。

 

在《海盜》序曲的引領(lǐng)下,中芭實力新秀邱蕓庭和武思聰為觀眾獻上一段技藝高超的《海盜》二幕雙人舞。這段雙人舞是女主角米多拉和海盜首領(lǐng)忠仆阿里的一段舞蹈,也是《海盜》中最為著名的一段舞蹈。這段技術(shù)性很強的雙人舞,對男女舞者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令人驚喜的是,作為中央芭蕾舞團實習演員的邱蕓庭和武思聰不僅將技術(shù)性動作完成得干凈利落,還很好地展現(xiàn)出舞者的力與美。

 

一段令人熱血沸騰的雙人舞后,觀眾在《阿萊城的姑娘》中進入了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思考。首演于1973年的《阿萊城的姑娘》是法國芭蕾編導(dǎo)大師、現(xiàn)代芭蕾晚期的代表人物羅蘭·佩蒂的代表作。劇本根據(jù)法國文學家都德的小說改編,音樂采用了19世紀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最受歡迎的同名組曲。劇中男主角弗萊德里由中央芭蕾舞團主要演員余波扮演,他也是該劇在中國首演時由羅蘭·佩蒂欽點的男一號。余波憑借張弛有度且極富感染力的身體,將弗萊德里內(nèi)心的困苦、猶豫、無助以及最后被逼無奈的癲狂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女主角維福特由中芭獨舞演員劉琪扮演,劉琪細致地將女主角開始時的清純可人、快樂無憂,直至后來渴求溫暖、備受煎熬的情感狀態(tài)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下半場的演出在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耳熟能詳?shù)摹犊ㄩT》組曲(選段)中開始。中芭首席明星張劍和主要演員盛世東為觀眾帶來了一段《卡門》臥室雙人舞。張劍憑借肢體優(yōu)勢和敏銳的藝術(shù)感悟力,將卡門的大膽不羈和性感撩人演繹得精彩紛呈。盛世東也演繹出了唐·何塞的瀟灑倜儻。

 

之后,19世紀法國音樂家圣桑的《天鵝》將觀眾帶到了圣潔美麗的天鵝湖畔。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第13首《天鵝》是整個組曲中名氣最大的一首,也是圣桑生前在這部作品中唯一允許公開演出的樂曲,被視作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圣桑那空靈悠遠的音樂中,由中芭領(lǐng)舞演員魯頔演繹的天鵝,時而展翅飛翔,時而斂翅浮游,時而引頸長鳴,時而合翼而眠,雖然徘徊在死亡邊緣,卻仍用最大的熱情擁抱生命。

 

作為整場演出的壓軸大戲,紐里耶夫版《堂·吉訶德》三幕二場《婚禮》成功引爆全場。1985年,時任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shù)總監(jiān)的芭蕾大師魯?shù)婪?middot;紐里耶夫應(yīng)邀來到北京,無償為中芭排演該劇,為中芭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2013年9月,為紀念魯?shù)婪?middot;紐里耶夫逝世20周年暨誕辰75周年,中芭特邀法國芭蕾巨星、紐里耶夫的得意門生張衛(wèi)強為劇團復(fù)排此劇。因此,這段象征著中法芭蕾界友好交往的紐里耶夫版《堂·吉訶德》的精華舞段成為此次演出壓軸的不二之選。

 

當晚,中芭選擇了《堂·吉訶德》第三幕中著名的大雙人舞,由中芭首席明星朱妍和主要演員馬曉東擔綱。朱妍扮演的吉特利無論是在技術(shù)上還是藝術(shù)上都爐火純青,特別是一呼一吸間的分寸拿捏,令人驚嘆。馬曉東扮演的巴西里奧陽光俊朗,舞姿瀟灑,技術(shù)高超。

 

音樂會在有著“古典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法國音樂家德利布那歡快、俏皮、昂揚的《葛蓓莉亞》終曲中圓滿落幕,觀眾席上傳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